党建活动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党建工作 > 党建活动 > 正文

党建工作

春节申遗成功:传统文化照亮中国式现代化之路

日期:2025年02月19日 11:13 作者:程君

春节就是中国传统农历新年。中国“春节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这个延续了四千多年的节日,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,更以其强大的生命力,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。从天津古文化街的人潮熙攘,到全国各地丰富多彩的春节庆祝活动,中华传统文化正以其独特的方式,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。

春节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。“团圆”文化强化了家庭纽带,增进了社会和谐;“辞旧迎新”体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;“祈福纳祥”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这些文化元素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。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,春节传统文化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滋养。贴春联、守岁、拜年等习俗,不仅传承着文化记忆,更培养了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。这种精神层面的富足,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。春节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独特作用。孝老爱亲、邻里和睦、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,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,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养分。

春节文化中的“共享”理念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文化支撑。年夜饭的共享、压岁钱的互赠、邻里间的拜年,都体现了中华民族“有福同享”的传统美德。这种文化基因为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。春节经济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融合的典范。春节期间的文化消费、旅游消费等,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,更带动了文化产业发展,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。这种发展模式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路径。春节文化强化了社会共同体意识。无论身处何地,人们都会在春节期间心系家乡、情系亲人。这种强烈的共同体意识,为推进共同富裕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。

春节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。“天人合一”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;“敬天法祖”的传统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;“春种秋收”的农耕文化彰显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。这些传统生态智慧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。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,要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,走绿色发展之路。春节习俗中的生态价值也值得重视。如燃放烟花爆竹的节制、春节饮食的节俭等,都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尊重。这些传统习俗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文化支撑。

春节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。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,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。这种文化包容性为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交流提供了范例。春节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,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。海外华人庆祝春节、外国友人参与春节活动,都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。春节文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启示。它倡导的和谐、团圆、共享等理念,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,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。

春节是全人类的瑰宝,已成为世界性的崇高文化节日。春节以其独特的价值内涵发挥着重要作用,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“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”。展望未来,我们要以更加自信的姿态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深度融合,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。我们要传承好、保护好、创造好传统文化,让传统文化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。